(1)多灾害下工程结构灾变机制:提出复杂工程结构多尺度模拟方法,明确结构地震损伤演化机理和失效机制,揭示高柔结构和大跨空间结构强风下的动力响应特征。
(2)高性能减隔震结构:面向多灾害多性态控制目标,研发新型高性能减隔震装置,提出新型装置力学模型和能力设计方法,提出减隔震关键装置性能需求确定方法,系统构建面向地震和风灾害防御的多目标设计方法,实现高性能防灾减灾目标。
(3)城市韧性评估技术:创新发展完善适用于我国建筑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地震易损性库和损失后果函数,研发满足两类构件损伤控制和震后可快速恢复需求的关键装置,提出减隔震建筑韧性评价指标,构建适用于单体和区域建筑的地震韧性评价方法体系。